大爱范文网 >优秀作文

巴以战争观后感通用7篇

当我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应该有不少启示,可以完成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文书,以下是大爱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巴以战争观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巴以战争观后感通用7篇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那就是《地雷战》。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抗日时期最艰苦的年月,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强盗斗争的故事。

那一年赵家庄的民兵赵队长刚学会了使用地雷的本领,当时的黄村还是鬼子一个重要的据点,鬼子还在黄村的周围设了很多据点。弄得赵家庄人心惶惶,都逃进山里了。

“我们”准备用地雷和敌人作战,并准备抢敌人的枪。赵家庄联合其他村子用地雷和鬼子作斗争,并趁敌人被地雷炸的时候趁其不备抢了敌人的枪。这时,“我们”的地雷不够用了,上级发了一些铁雷,“我们”还造了石雷…,又给地雷的打法取了很多名字,如子母雷、连环雷、碎石雷…赵队长还把碎石雷叫做天女散花。

日军调集工兵用了金属探测器,“我们”绞尽脑汁又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金属探测器的雷,这种雷十分敏感,只要日军一碰马上爆炸。有一次日军来了,“我们”用了新发明的雷:头发丝雷。“我们”果然再一次炸了日军。后来,日军来偷雷,想搞清雷的结构。“我们”特意给了他们一个延迟爆炸的雷。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跟在后面。为了不伤害群众,“我们”发明了“长藤雷”,前面的群众走后,埋伏的民兵迅速引爆地雷,就这样,敌人被炸,老百姓却安然无恙。“我们”又让其他村的老百姓掐断敌人供给,并教他们埋地雷。

就这样,敌人陆地运粮被地雷炸。海上运粮被民兵发现,民兵又用水雷炸。空中运粮矮了怕被攻击,高了又不能运,运来的大部分都投到民兵那里去了。从此以后,日军天天被炸,死伤无数。最后,民兵们终于获得了胜利。

这时,电影结束了,可我还未缓过神来,依旧沉醉在民兵用地雷炸鬼子的场面上。《地雷战》虽然是一部老电影,但是他们使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我也特别佩服他们,因为他们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免受其他国家的欺凌,才能有我们现在美好的日子。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2

自从西方殖民者依靠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全面侵入东方以来,反侵略、追求民族独立一直是整个东亚的主旋律,这其中除了日本迅速转身投向西方侵略者并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外,所有的东亚民族都不得不依靠简陋的武器来与敌人殊死搏斗。借助于两次世界大战及之后的国内战争,中国终于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处境,然而迅速形成的东西方阵营斗争又使中国不得不直面来自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压力。

朝鲜战争的影响是宏观而又深远的,然而承载具体战争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正如那首志愿军军歌所唱的那样,这群年轻的战士是喊着响亮的口号雄纠纠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对于战争他们无所畏惧。一个民族新生后的自信与勇气全部集中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眼里这是一场关于民族与自己的义战。背后是整个国家的支撑,他们第一次作为主人公而踏上异国的土地征战。

这是一群豪迈的人,他们的乐观来自于战争的正义性。尽管武器远远劣于对方,但他们却拥有必胜的气势。在五义亭阻击战中,面对敌人的坦克,他们硬是用生命作为爆炸物来硬生生掀翻对手。事实上,美军也都是参加完二战的百战精兵,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强硬的敌人最终也徒唤奈何。老爹李顺良(黄志良饰演)在临牺牲前用嘶哑的声音唱出的《穆桂英挂帅》可以说是他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宁可血洒疆场也要保家卫国。

与以往表现的铁血战士不同,《我的战争》中的志愿军战士虽然仍旧充满了血染风采,但却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孙北川(刘烨饰演)从一见面就对文工团队长孟三夏(王珞丹饰演)充满好感,并且对她发起热烈的追求。粗犷的战斗风格与细腻的感情线索共同构成了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前者是后者的外观,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内因。李顺良与张洛东(杨宁饰演)的父子之情同样让人动容,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战争中结成的这种情谊却比血缘更亲。战争带来了伤害与杀戮,但也洗涤了懦弱与恐惧,王文(叶青饰演)的牺牲让刘诗文(王龙华饰演)真正摆脱了内心的恐惧,用鲜血证明了自己的勇气。

或许我们无法叙述更多的战争细节,但他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情谊却是这场战争中真正的胜利之魂,只要有这真情在,他们就是永远也打不垮的铁军。

中国经历了世间沧桑,踏平了天下的道路,但幸运的是,中国在这场黑暗的战争当中“脱颖而出,”打造出了一片天地。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3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齐聚这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今天,是见证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日子,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日子。遥想当年,祖国那积贫积弱的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大好河山,置我同胞于苦难,丧心病狂的杀戮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大罪。一边是战争狂人冷气阴森的狞笑,一边是国土沦丧、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处处燃烧着战火,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在南京大屠杀时,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进行屠杀,使三十万中国同胞含冤而死……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队让日军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不同党派、团体捐弃旧怨,共赴国难。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全民抗战的大潮让侵略者“三个月内__”的妄言彻底破灭。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彭雪枫,到佟麟阁、张自忠……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在那场惨烈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精神,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7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75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4

以否认影片《我的战争》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可惜的是剧中情节难让人动容,好的场景也乏善可陈,一味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而人性的苍白,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难比肩他国战争经典。电影叙事时与史料相悖。如历史上的第一战役是中国军队悄悄入朝,神不知鬼不觉,运动中小遭遇战。到第二战役开打,美国人都不相信有中国正规军队进入。影片首部大戏,就呈现首批入朝参战的列车就遇有美机狂轰滥炸,大部队重武器阻击的江面大桥遭遇战。如在时间节点调整一下更符合历史。影片呈现的中国军队进攻时的“人海”,犹如韩国的《太极旗飘扬》场景,战士地成批成批倒下。海外媒体常指责中国军队人海战术,漠视生命,这样情节易授人口实。战争与爱情总是影片中不变的元素,用连长遇女老乡酒后失态引发感情戏似乎有情节略显粗糙,没法打动人。优秀的战争片,一定要有爱情戏吗?《拯救大兵瑞恩》没有男女感情线。《太极旗飘扬》里那个男一号有一个未婚妻,没出现在战场景中。这两部片子的情节一气呵成,更为流畅。

所谓准备,是研究战争,研究战争中具体的人。那些经验不可能亲历了,只能通过第二手、第n手的资料去分析,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心力投入。我没有这个条件,必须马上动手。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世界观了,我的从军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提供了潜在的帮助,我的局限性恰恰也在这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的真诚。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志愿军官兵一致的慷慨赴死的气势,这种罕见状态震惊了全世界,至今仍有巨大影响。在100多年来的屈辱史中,这是民族气质的一次逆转和爆发。我想寻找答案,但是我不可能通过一个仓促写就的剧本达到这个目的。我会继续寻找。我设计了孙北川这个人物,他是农民子弟,在炮火中还惦记着以后回老家种地;我还设计了孟三夏等文艺女兵,武中有文,显现了与农民的现实主义相对应的小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构思剧本时,恰逢各类选秀节目盛行,我就忍不住想,这些靓男美女如果生在当年,竞赛选拔志愿军文艺兵会是怎样的场面?我甚至设想了1950年两个文艺青年在上海参加征兵面试的情节,没有用上而已。时代不同,偶像不同,有些慷慨悲歌之志或许可以被贬低,却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5

我知道的《战争与和平》有四个版本。

一是美国版的,1956年放映。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共同主演。得过奥斯卡的多个奖项。

二是1967年前苏联版。邦达尔丘克导演并与柳德米拉和吉洪诺夫共同主演。获得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奖项。

三是多国合拍的2007年版,亚历山大·贝叶尔、克蕾曼丝·波西等主演。严格说起来,应该叫电视电影。

四是2016年版的英国bbc的六集电视剧。莉莉·詹姆斯和保罗·达诺主演。

其中,没看过2007年版的,无从评论。其它三部各有千秋。

先说美国版的,初次观赏是在八十年代,有几位赫赫有名的角色担纲,影片的故事性很强,结构也不错。但是删减太多,看不出原著的深刻的主题和宏大的情怀,也缺乏了那种俄罗斯的情结。不过还是很喜欢。我想影片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更多的是考虑美国人的观赏习惯,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故事欣赏故事。总之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标准娱乐片。

再看bbc的六集电视剧。在环境设计和情节描述上,和原著很贴近,但是反映原著的精神实在不够。为了讨好观众,还安排了几个床戏,越发不像话。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上流社会,这样赤裸裸的表现肉欲是绝对不许可的,是有违道德的。这在托翁的原著中也是极力回避的。

本人最推崇的仍然是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总共看了三遍,第一次看是1975年,还是所谓的内部电影,也不是上影译制厂的那个版本,完全是俄语,由一男一女俩翻译拿着麦克风,演到哪儿翻译到哪儿。说实话,第一次看印象并不好,觉得太拖沓了。俄军急匆匆的奔赴前线,彼埃尔却在路边傻站着瞎琢磨。那时我二十多岁,更关注的当然是情节的发展。

写影评,归根到底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这当然是此时此地的感受,随着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人的感觉是会产生变化的。比如《哈利波特》,成年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少儿读物,而孩子们却当成是人生的教科书。还有人说,托翁的《复活》必须在五十岁之后看才能勉强读懂。这些不同的看法也许就是俗称的代沟,很正常。无需去辩个没完没了。再看环境的变化。现在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热衷于网游追星视频,而我十五岁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娱乐,只剩下读书,所以那时候把所有翻译过来的译著小说几乎全看了。因此两代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看《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年轻时候喜欢美国版的,因为它的故事性趣味性比苏联版的要强多了。在九十年代,第二次看苏联版的,感受就不同了。一是由于看的是上译厂的版本,理解起来更直接,二是关注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在想托翁通过对俄法战争和俄罗斯上流社会生活的叙述,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初步了解了托翁通过普拉东之口带给人们的“勿抗恶”主义的思想。

第三次看是在今年。看电影之前,专门重读了一遍原著。在电脑上慢慢看,边看边琢磨。似乎自己在和托尔斯泰本人对话。看到彼埃尔和安德烈在河边码头的谈话,看到安德烈两次经过老橡树前的感概,都有一种无名的感动。战场上的厮杀,娜达莎月光下的独白,乡下庄园冬日的狩猎,无不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精神。正如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能甘心在人类事业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于不甘心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是经常地和专门地扮演独特的角色。

写影评,重点是什么?我自己的感觉重点是电影的内容。这也许和许多影评人的想法不一致。外在的形式仅仅是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可惜现在都搞反了。人们热衷的是角色扮演者的逸事和花边新闻,探班的感受,片场的调度,演员的访谈。而我关心的则是影片的情节,柳德米拉是否有婚外恋与娜达莎的遭遇没有半毛钱的的关系,吉洪诺夫的片酬是多少也和安德烈的经历毫不相关。当然我也想知道彼埃尔是谁扮演的?他的演技如何?好在邦达尔丘克满足了我的期待,塑造了一个托翁笔下真正的彼埃尔。

此外,我还知道了这样的数据:为了拍《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人的部队、1500匹战马、上世纪六十年代约5.6亿美元的投入。其实就是再打了一遍仗。苏联方面筹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小炮和587门俄罗斯同一时代的小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进去的。为航拍筹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以及3架喷气式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炸药,23吨枪枝发火用炸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引火线。服装共有20900套,47个工场为影片供应军服/军帽/僧侣的衬衫等。马具以及皮革废品则由两家工场生产。苏联用了两年光阴正在莫斯科西南郊搭建了一个占地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住民居处、当局机构以及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可谓世界片子史上绝无仅有的后台。最终一把火烧成灰烬,塑造了火烧莫斯科的场景。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6

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纪念馆原是伪哈尔滨警察厅,后来为了纪念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将其改为东北烈士纪念馆。

4月11日经我院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这里进行参观和学习。进入馆内,眼前是一座“无名英雄”塑像,它是为了纪念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牺牲的革命烈士,并且我们献上了鲜花,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缅怀和敬意。举行完仪式之后,我们便随着解说员来重温那段沉重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略者迅速入侵我国东北,由于推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沦陷。在纪念馆展厅的墙壁上贴满了当时所拍摄的照片和各种文献,这些足以证明当年日寇占领我国领土的事实,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的丑恶罪行。接着解说员带我们来到了另一层,革命烈士赵一曼就曾经被关押在这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并没有向敌人屈服,敌人用掺有辣椒和小米的汽油往她的嘴里和鼻子里灌,灌进去的是小米吐出来的却是黄豆粒大小的血珠,我很难想象那是一种多么痛苦的折磨。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意志正是广大中国革命者的意志,一种不屈的意志,一种不可磨灭的意志,正是这种意志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参观结束后,我们从纪念馆中缓缓的走出。此时,我在纪念馆中所浮现出来的情景依然在脑中一一的闪过,还有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沉重心情闷在心中。我看着外面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整洁的城市高楼耸立,中国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狮,而是一个正在崛起、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巴以战争观后感篇7

2015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以及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边是承前的历史,一边是启后的未来。作为中华儿女倍感振奋,同时深深领悟到国力强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 5万多亿美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持续8年之久。

纪念大会和阅兵式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据了解,抗战胜利日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阅兵的意义主要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以及前辈们的奋战精神。作为中华儿女更不能忘记历史,就拿圆明园来说吧,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的人自然是被震撼极深。人群中有愤怒,有痛心,愤怒当年英法联军禽兽般的暴行,痛心这被烧毁掠夺的绝世园林。然而,大多数人恐怕是一时的感情冲动,离开园林后便将一切抛之脑后,照样我行我素。若是这样,那圆明园只能又徒添一声叹息。如今我们要想在世界强国有一席之地便只能崇尚科学,广纳百川,以伤疤作为警钟,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虽然现今中国已有些成就,而要赶上发达国家,还必须得靠新时代的我们发奋图强,继续努力,确保国力强盛。

中国梦,是属于我们的梦,我们的梦,一定是跌宕起伏却又精彩满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路观后感通用6篇

高考观后感通用6篇

建国观后感通用5篇

长征好观后感通用6篇

阅兵盛典观后感通用8篇

大国匠观后感通用8篇

你好李观后感通用8篇

管家风观后感通用8篇

疫情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6篇

忠犬观后感通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338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