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范文网 >工作范文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6篇

工作总结是实现职业目标的有力工具,让我们能够稳步前行,不断超越自我,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和贡献,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疗服务工作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6篇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篇1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20xx年3月19日医院召开了20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20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围绕工作重点,持续改进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医学专用、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篇2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市卫计[xx年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总结如下:

一、深入理解,高度重视

(一)召开全院动员大会。xx年3月9日医院召开了xx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动员会,会上xx院长就xx年我院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要求全院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医院成立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形成医院第一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并在全院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号召医务人员多换位思考,创新、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深入人心,我院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宣传栏等进行宣传,让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全面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

(四)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医院通过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并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提高服务水平。在听取民意的同时,医院也积极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研究,确定有效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围绕工作重点,持续改进

(一)规范预约诊疗制度。我院通过现场预约及电话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进一步拓展预约就诊模式,充实预约服务内容,逐步完善住院预约等服务。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

(二)落实远程医疗制度。在医联体内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加快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加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继续推动落实全省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逐步增加、整合就诊卡的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逐步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提升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推进以告知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平台建设,严格落实医疗告知各项要求,及时、准确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告知,进一步普及医疗知识,规范医疗行为,增进医患互信。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并落实日常培训与考核。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步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情绪。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解决医院停车难、院内交通秩序乱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后勤人员服务意识,重点规范保安、保洁、电梯引导员等物业管理岗位的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改善服务态度,严厉查处利用岗位便利的."医托"、倒卖号源等不当行为。

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亮点

(一)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我院围绕"行动计划",在院内开展以"制度在心中,落实见行动"为主题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年"系列活动,如"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三基"培训及考核、护理课堂教学大赛、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

(二)创造真诚的爱心服务环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和满意度。在亲情化服务中要求医务换位思考,观察自己的职责,探索亲情化服务的作用,把患者当做"熟人"、"亲人",理解和尊重。关爱患者,主动关心、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与患者交流时态度和蔼,为患者所想,不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者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使文化与医疗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得到广大患者的肯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我院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创新服务举措,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工作模式做好宣传和推广,并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对于发现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切实改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打造"满意在医院"服务品牌。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篇3

一、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完成职能划转,加快角色转化

按照市机构改革工作总体部署,市发改委的医药价费管理职能和市卫健委的药品采购职能划转到我局。职能划转到科里后,科里严格对市发改委掌管的医药价费文件资料进行了接收,对划转的职能认真地学习研究,明确审批权限和管辖范围,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为下一步科学管理医药价费和做好药品采购工作及指导各县区及医院的业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代太治和周丽敏这两名同志到科里工作后,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加快熟悉自身职责和科里工作职能,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价费及药品采购工作与医保基金支付及参保人员承受能力通盘考虑,兼顾“医疗、医保、医药、医价”四医联动因素,较快地完成了角色转换。

(二)理顺垂直管理体系,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

省市县医保局相继成立后,我科就价费管理、药品采购、异地就医等医药服务相关职能与省价采处和医药服务管理处及各县医保、本级医疗机构进行了对接和沟通,对相关职责进行了明确,指定了负责人,建立了微信业务群,明确上下联系方式,促进了科学有效地管理。

(三)履行自身职责,高效办理本职业务

本级职能重要,自身职责重大,与医疗机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认真履行职责,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一是下发了《关于各医疗机构报送相关信息数据的通知》,对各医疗机构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报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细化,整理归档一批系统完善的医疗信息数据,为价费、药采、医保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二是按省局要求申请上报了我市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三是跟踪我市跟进国家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运行后25种药品价格的管理工作,确保价格政策的贯彻执行,使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四是及时答复市长热线及群众的价费咨询事宜,为群众答疑释惑。上半年以来,共答复市长热线政策咨询6起,群众价费咨询10人次,均给予满意的解答。五是按照《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数据调查通知》,组织各医院填报医药服务收费数据,向省局上报了各医院20xx年和20xx年收入情况、耗材收入情况,为年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做准备。

(四)推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合”原则,大力推行以总额控制为基础,按病种、按人均基金支出定额、按人头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了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办法、与总额控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超定额风险预警制度,全面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二是确定总额控制指标。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医疗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等情况,结合人次均医保基金支出、转院率等指标,合理核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的年度总额指标,并按月进行月度分解定额结算。三是制定年度医保支付管控标准。严格按照“年终决算、超支分担、结余结转”原则,对各医院20xx年总额控制情况进行决算,研究制定20xx年医保支付管控标准,设定统筹内住院率、转诊转院率、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等考核评价指标,并在定点协议中进行了明确;单独确定考核指标,防止医院年终推诿、拒收病人。四是协同推进医联(共)体建设。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城市医联体建设、实行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支付的实施方案(试行)》,按照医保基金“总额控制、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根据参保人筹资金额,预留调剂金、风险金、大病保险基金、意外伤害保险基金等补充医保基金后,按月按人头打包支付给医联体单位,积极推动市中医院、双滦区人民医院、营子区第六人民医院、滦平县医院、隆化县中医院、隆化县医院及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联体建设。

(五)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一是夯实参保扩面工作基础。在经办机构开设税务缴费窗口,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征管体制改革期间征缴工作不受影响。通过优化参保缴费服务流程,延长参保缴费期延长等举措,引导城乡居民稳定参保。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参保292.74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二是调整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了《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措施的通知》,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60元提高至75元,起付线标准下降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50%,报销比例提高至60%,进一步减轻大病保险和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全面做好医疗救助对象的参保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一般住院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医疗救助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及时便利享受基本医疗权益。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医保结算系统,实现大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出院即时结算。截止目前,全市累计为6.59万人次落实大病保险待遇1.63亿元;全市享受意外伤害待遇1.6万人次,支出基金0.81亿元。三是有序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在完善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相关数据标准,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为纳入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接口数据。截止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定点医疗机构纳入省内及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达到60家(新增9家),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区域就医结算“一卡通”;通过异地就医平台,全市累计为1.04万人次落实医疗保障待遇0.88亿元。

(六)加强民心工程建设,把31种抗癌新药列入门诊特殊病用药报销范围

31种抗癌新药列入门诊特殊病用药报销范围列为新局成立后首要抓好的重点民心工程,成立了推进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工作。制定下发了《推进落实方案》,明确了目标要求及完成时限,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出台了抗癌药特殊门诊管控办法,完成了系信息系统改造,组织召开了定点医疗机构工作部署会议。4月1日,已正式将31种抗癌新药列入门诊特殊病用药报销范围,患者门诊就医,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就可按比例报销医药费用,并实现门诊特殊病费用报销系统即时结算。截至到目前,已确定10家特药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办理特药审批439人,为4689人次报销医保基金2535.6万元。

二、明年工作谋划

(一)密切关注取消耗材加成医药价格调整后价格机制运行情况,加强跟踪管理,确保价格秩序稳定。

(二)加强对各县区业务指导工作力度,强化医药价费动态管理。

(三)继续跟踪我市跟进国家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运行、药品价格的管理工作,促进带量采购工作平稳运行。

(四)强化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积极为群众答复和解决群众医药价费方面的问题,提升我局的公信力。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篇4

一、科研立项:保持多渠道、稳定发展

本年度积极组织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对申报限项的项目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院内评审制度,并举办有关项目的申报培训、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校内预审等,科研项目申报书质量明显提高,取得良好效果。20xx年度合计有20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资助金额总计达75、68万元,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9项、广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另有2项横向课题。本年度获资助项目的特点是基础研究类较多,项目负责人基本上是硕士、博士或者在读研究生,说明医院近年来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初显成效。

二、科研管理:完善工作流程,加强科研的过程管理和终末管理

近年来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多、项目来源多,仅20xx年度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就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及为数不少的横向课题,保证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一直是近年来科研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年度保持与财务科、总务科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完善了科研资金开支审批、使用流程,既保证资金安全,又兼顾效率。确保了相关项目结题经费决算的顺利进行。

科研课题管理方面,加强了科研的过程和终末管理,督促项目负责人完成课题的年度报告、结题报告。本年度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共21项年度报告或结题报告。本年度有1项20xx年延期项目结题未获批准,已督促课题负责人重新总结项目资料,争取尽快结题,同时停止其20xx年度项目申报资格。

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建设初具规模,管理规范有序,成绩显著

20xx年度完成了实验室的搬迁工作,脱离医院主体大楼,迁移至一幢独立的三层楼。搬迁后的实验室装修一新,在对实验室重新定位后添置了一批实验设备,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消除了原先驻于医院主体大楼的潜在安全隐患。

目前实验室管理规范有序,20xx年增加至35名研究生在本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6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虽然大幅增加,无安全事故发生。依托该实验室开展实验,发表sci论文4篇,影响因子3.193,为本专业影响因子排名第二的杂志。

配合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本年度在实验室管理中继续完善成本核算。坚持常规试剂由实验员进行统一调配,多个实验者共用的高值试剂统一申购,再分配给相应的实验者,避免浪费。完善领物流程,由实验室统一到库房、药房等相关部门领取实验者所需物料,避免给相关部门管理带来不便及管理漏洞。由此产生的实验室成本,定期从相应的课题经费中扣除,以免实验室成本虚高。

四、教务管理:开展各层次教学,管理严格规范

为规范外来学习人员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20xx年继续严格执行《进修生、实习生管理办法》、《广东省口腔医院进修实习要求》和医院继续教育委员会集体讨论的制度,对进修、实习人员的资质严格把关。20xx年共招收进修生(医生)105人、本科实习生18人。另有在我院上临床的研究生44人、住院医师培训1人、执业医师考前培训3人,学习人员高达171人,较20xx年招收112名学习人员相比增加了55%。20xx年度继续组织了各学科专家进行每月3~4次的专题讲座,较20xx年度专题讲座量又有所增加,讲座涉及口腔医学临床各科的最新进展,为来院学习人员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加强授课教师的管理,坚持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无记名评分,以作为下一年度授课资质的参考。

20xx年南方医科大学第一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到本院实习,也是本院第一次同时接收如此之多的本科实习生。医院已装修了6楼的教学诊室,并安排研究生实习,积累教学及管理经验,为迎接本科实习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本年度共接收本科实习生18人,医院为教学诊室配备了各专业副高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专职带教,严格遵守南方医科大学本科评估的有关规定开展教学,教学文件记录齐全,教学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学生反映良好,为探索有本院特色的口腔医学本科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项目举办有声有色,社会效益好

20xx年度分别有4项国家级和3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批准,在获得立项后,积极督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举办项目,在项目举办后及时总结,协助20xx年度项目的备案或重新申报。本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涵盖口腔修复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医学(综合)学科,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涵盖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护理学学科,举办形式有院内举办、依托华南国际口腔展举办以及和基层医院合办等,多数项目主持人精心组织,邀请了国内或省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授课,举办得有声有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其他工作

20xx年度严格公正地组织完成了该年度医院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共招收了16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8名硕士研究生和6名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和20xx级15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工作,此次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我院依托南方医科大学正式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经过长达18个月的临床培训及导师们精心的课题指导,临床操作熟练,具备一定的解决较疑难问题的能力,答辩委员普遍反映学位课题完成质量较高。另外,还积极组织了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的认定和申报工作,共有4人参加研究生导师认定、2人申报新增博士生导师、8人申报新增硕士生导师、8人申报兼职硕士生导师。

本年度共有19名教师参加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大课讲授,其中有7名教师未参加过大课讲授,根据学校要求组织了2次相关教师专业大课试讲,规范了教师理论授课行为。17名教师参加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生物学等口腔医学主要专业课程讲授,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已建立院内教学提醒制度,有效地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

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将成为今后医师执业的前提条件,20xx年开展了3期分别针对在院学习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临床科室主任的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在研究生、本科生上临床接触患者前进行培训,提高了其临床诊治患者的技巧,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成为我院学生培养的另一特色。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篇5

20xx年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了20xx年全县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卫生监督力度,加强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卫生监督机构的保障职责,在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档案管理:

对我区的公共场所单位建立档案,建档率达到了100%。同时建立了公共场所电子档案。纸张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充分保障我区公共场所(各行业)经营单位资料完善性、安全性。同时做好档案日常更新,及时增减。有效做到档案资料最新化。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1、监督覆盖率、体检率和培训率:

2、结合我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对所辖区的公共场所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共监督户数10户,公共浴室1家,理发店美发5家,旅店业4家。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今年新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家,发证率达到100%,监督检查10户次,体检人数15人,从业人员的体检率达到了100%。培训率达到了100%。

2、专项整治工作

自3月份起,在本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发现主要存在问题是普通旅店、招待所无洗衣房和消毒间;采用空调的单位未落实空调系统清洗消毒制度,部分场所工作人员无健康证上岗,极少数单位未办理卫生许可证即进行营业,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复监督检查,责令整改。

三、自身学习。

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在认真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国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等规定的同时,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四、存在问题

1、执法力度需进一步提高。

2、执法人员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疗服务工作总结篇6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和正确指导下,医务科认真落实2010年医院工作安排计划,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为重点,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和职工素质教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院医疗医技工作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在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根据我院指定的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和精细化管理考核目标,以医德医风、医疗质量为重点,全面考核抓落实,医院坚持每月进行4次医护质量检查,全年共计检查48次,处方质量检查12次,病区及各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48次,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批语通报,并按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同时,坚持开展每周业务查房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确保医疗质量的稳步提高。

2、加强病案质量管理,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按照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对各科室病历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不合格病历不出科,使我院的住院合格率达80%;处方合格率达90.5%;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单合格率达95.2%。

3、强化医疗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纳入到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去,坚持院科两级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抓好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管理,重点抓好医护质量、病历处方、医嘱质量及三基训练,三严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全年举办三基业务学习讲座13次。在抓好全院性三基训练的同时,还要求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的专业特点,经常性地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使“三基”训练的参考率达96%以上,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

4、抓好院内感染质控工作,对重要部门一次性耗材的购进、使用、销毁情况,严格把关。按照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我院《医疗废物处置过渡时期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对各科室严格监督检查,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医疗安全的健康发展,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5、强化医疗全安防范管理。定期对医疗质量、医疗环境安全、急救消防设施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对于普遍问题及重点问题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保证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平衡发展与稳定。

二、注重教学科研,提高技术水平

1、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为了使广大医务人员不断了解、掌握新知识和新的管理理念,医院先后派出2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讲座,聘请外院专家教授来院会诊手术30人次。

2、在现有条件下,鼓励医务人员参加自考鼓励自学成才,有5人参加了医学专升本入学考试。2人参加电大高等护理学习班,5人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参加职称考试3人,培训新上岗医护人员2人。

3、为了活跃学习环境,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及时掌握医学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理论,为广大医务人员订阅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10余种医学杂志,活跃了医务人员的学习环境。

三、贯彻上级文件,完成组织任务

1、三月份,在矿区举行了“学雷锋义诊”活动,免费为矿区365名群众测血压、体重,提供各种保健知识咨询,受到矿区群众的好评。

2、为了保证广大女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矿有关安排,于10月份派出10余各医务人员对我矿女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历时1月时间,共查体269人,并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

3、在元月份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中,医院组织并成立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小组,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预案,设有发热门诊、疑似病例隔离室,每天坚持对门诊楼、病区消毒两次。

4、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铜川市卫生局关于下发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安排,医院特别重视此项工作,并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共排查57人次,未发现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发挥科室能动性,扩大范围创效益

1、外科在抢救工作、车祸等突发事件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时间。全年接诊门诊病人547人次;收住院病人72人次;开展各类手术68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4人次;病案甲级率达60%;处方质量合格率达95%。

2、内科在心脑血管病、矽肺及copd、肝病的诊疗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全年接诊门诊病人685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01人次;抢救危重患者62人次;死亡3人次;抢救成功率95%,病案甲级率达65%,处方质量合格率达94%。

3、妇产科全年接诊门诊病人379人次;收住院病人12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3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人次;死亡0人;抢救成功率100%。

4、五官科开展了断牙再植、牙齿美容、口腔修复、小儿弱视治疗等工作,全年接治门诊病人328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人次;开展手术11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人次;抢救成功率100%。

5、急诊科全年接洽门诊病人30人次;收住院病人3人次;抢救危重患者2人次。抢救成功率100%。

6、功能科积极配合临床工作。全年共做心电图检查615人次;其中门诊患者385人次;住院患者230人次。全年做b超检查1023人次;其中门诊患者623人次;住院患者400人次;b超阳性率达76%。

7、放射科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水平,使甲级拍片率达36%;诊断符合率93%;全年共拍x线片334人次;胸腹部透视511人次;消化道及特殊检查16人次。

8、药械科在药品的购进及发放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对临床用药合理调剂,保证了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

9、检验科能积极配合临床做好各项工作。全年共为临床提供血桨800ml,红细胞8u;全血400ml。

10、手麻科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时间,全年手术92例。

11、预防科认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积极宣传,广泛开展预防接种等强化免疫工作。全年共接种各种疫苗1816人次;其中接种卡介苗9人次,脊灰糖丸206人次,白百破249人次,流脑345人次,乙肝412人次,麻疹疫苗389人次。

五、实行综合考核,努力完成各项指标。

1、全年共接门诊病人2153人次,收住院患者165人次,出院患者169人次,死亡3人次,死亡率2%。抢救危重患者76人次,抢救成功率96%,治愈36人次,好转92人次,治愈好转率23%。全年共做各类手术92例;接种疫苗1816人次,组织健康查体296人次。

2、全年共输液5013人次,肌肉注射1186人次,静脉注射196人次,皮试657人次,输血6人次,抽血296人次,全年急救药品齐全,急救设备完好率100%,要求班班有交接,有记录,对临近失效期的药品及时进行清点、更换。全年无严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安全。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医疗质量管理方面抓得不紧,病历、处方及各种护理记录单质量距《标准》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三基”训练个别科室没有完全到位,医疗技术水平上与上级医院相差甚远;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差,个别人员对待患者态度生硬等。今后一定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进医院整体工作的全面民展

六、2011年医疗工作要点

2011年,将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新医改政策出台的二年,同时又是我院基础建设关键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建设王石凹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以人文管理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以基础建设设施为动力,加快医院的发展。

1、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医院收入稳定提高。

2、加强人才培训,确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督促尚未取得执业资格人员加强学习,尽快取得相关资质,逐步改变医院人才缺乏的不利。

3、强化医疗环节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4、设法提高医护人员收入和待遇。

5、力争完成二级医院达标复审工作。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家政月嫂服务合同6篇

服务类合同模板6篇

家政保姆服务合同6篇

软件及开发服务合同6篇

服务的合同模板6篇

标准服务合同模板6篇

技术服务合同推荐6篇

代服务合同模板6篇

会务服务合同范本6篇

技术服务类合同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4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