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范文网 >工作范文

国学馆工作总结6篇

转眼间又将结束忙碌的工作了,赶紧写份详细的工作总结吧,我们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其中的数据是真实的,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国学馆工作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国学馆工作总结6篇

国学馆工作总结篇1

从9月1号到今天我每天领着学生诵读校本教材《道德经》。现把自己这段工作总结如下,以备今后查看。

一、满意的地方:

1、保证了学生的诵读时间,每天早读5分钟,学生自由读,语文课的前5分钟,老师讲解意思后,再让学生阅读、背诵。学生在校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经典吟诵时间。

2、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如果兴致所至,甚至可以脱离座位在教室内来回晃着走着背。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都是正襟危坐,我不喜欢我的学生一个个是木偶,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因为国学经典,对于学生来说太深奥,太难懂。我希望学生读这些的时候能够咀嚼到经典的美味,能够把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国学经典中展现出来,并且不把经典当做僵化的教条的。越是宽松的氛围,学生的兴趣越是浓。

3、师生比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够保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文化内涵。于是,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我也一起和学生背诵。我还经常和学生pk,我向学生发出单挑的倡议,但是结果往往是学生赢,我输。因此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并不正确。我不能背会,就不让我的学生背了,我写的字不好,就不让学生把字练好,这是谬论。

4、理解作为背诵的基础。怎样读经,这是一直困惑着老师的问题。以前我总认为学生记忆力好,也为了自己省事,学生背诵内容的意思从来不做讲解,把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自由背诵。那样的做法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对于《道德经》的字面意思我都对学生做了大概的讲解,牵涉到典故我也查阅资料,讲给学生听。当背诵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背得相对轻松得多。

二、欠缺的地方

1、检测反馈需要改进。这两周的背诵检测的方式单一,都是组长检查组员,对于会背的没有采用奖励措施,会背的学生也没有采取任何帮助手段。致使部分学生不会背的内容越积越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以后检测、激励措施要跟上。准备这样进行:

老师每天抽查两人背诵当天内容,如果被抽查者会背就有权利当当天班长,班长负责管理学生背诵时间安排和抽查学生,如果有能力还可以给大家讲有关典故等。不会背的同学需要在同学的监督下把当天内容读二十遍,并且第二天必须会背。

2、讲解方式需要改进。虽然我改进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我的讲解太灌输,老师一句一句地讲解,耗时费力,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后的方法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边读原文边看后面的注释,学生读不懂的,提出来再让老师帮助解决。

3、与家长联盟需要改进。最关心孩子的人是家长,我班家长非常同意和支持孩子积淀古典文化,但是我没有引导家长参与到背诵的行列。以后打算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10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让诵读成为一种好习惯、让诵读成为父母与孩子拉近距离的途径,共同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与书香家庭,在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总结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江泽民同志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经典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他们传承,民族精神靠他们弘扬,中华民族靠他们振兴。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语文素质,加强语感,我班积极地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能按照指导思想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把经典诵读技巧技能的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结合起来,以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线,侧重于说的系统训练。做到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背经典的综合能力。

为了达到人人都能背诵《弟子规》的要求,根据计划和学生实际,制定了本学期背诵“总叙——谨”这几段的'目标,结合动作、手势、表情等基本步骤的训练形式,并且定期检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而且按照学生的兴趣,形式多样化,同学之间也随时随地可以对照检查、表演、评价等。总的来说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背诵、理解水平。

我们的具体活动安排是这样的:

一、创设诵读环境。

任何活动都需要用环境来烘托渲染。我动员全班学生一起买来《弟子规》的书本,书本图文并茂,有解释,有故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已经拉近了与弟子规的距离。在我和孩子们的努力下,我们这个学期一开学就利用每周的班队会课开展学习弟子规的活动。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融入了经典古文的浓浓氛围之中。

二、家校凝聚合力,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十三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背诵经典是最佳选择。由于孩子之间差别较大,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诵读,不作硬性要求,避免过重负担。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帮助,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活动的开展途径上,我以课外、业余为主,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是开展竞赛、朗诵表演。每天一二十分钟,日积月累,孩子的文化修养、文明程度都会大大提高。在学校统一规定的读诵时间之外,每月让家长检查背诵,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首先要做好家长沟通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全体家长宣传了本次活动的内容意义与方法,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实际最后的结果也证明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忱,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我对此还进行及时总结,表彰优秀。

三、利用晨会班会课,紧扣活动主题开展晨读。

诵读活动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的,为此,我本着“持之以恒,树立信心”的诵读理念,坚持每天清晨早诵读、课前诵读。保证每天至少10到15分钟分钟的诵读时间;坚持几个学生一起诵读,互帮互教,共同进步,诵读效果往往比一个人单独诵读好,学生们都知道“你可以是我的老师,我也可以是你的老师”;坚持老师与学生一起诵读,坚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们的支持,创造良好的诵读环境。

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这学期我们班开展诵读活动的一些情况,在这些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功,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接下来的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国学馆工作总结篇2

三年级《国学》第六级教学设计

三年级《国学》第六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古语是讲什么的。

2.正确朗读《千字文》(节选六),初步了解文字所蕴含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古文的来历,读、背古文。

4.读古谜故事《吟诗出谜收学生》,知道故事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古语、古文,借助注解,了解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听、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要了解自己,了解敌人,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2.使学生了解算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古训。

2.复习古语。

3.复习古文。背诵《千字文》

4.复习古联。

二学习新知

(一)古语

1.出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名读,再指名读注解,学生思考:这句古语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学生交流:这句古语讲了什么?

3.学生自由背诵古语,教师考查。

4.师:古语告诉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5.学生听《开原之战》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回答。

(二)《千字文》(节选六)

1.出示内容,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同桌互读互听,再齐读。

5.教师讲解意思。

6.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指名背。

(三)古谜

1.指名读“《吟诗出谜收学生》”的故事。

2.你知道是什么吗?

(四)国粹天地

1.学生自读课文,读完交流。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知行乐园

知:

行:

( 37页)

国学馆工作总结篇3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生存在不足

学生对国学课的认识不重视,不知道国学课的文化含义,老师在讲解时学生只能简单的朗读做不到真正的认识国学课的气质涵养。

三、教师成长方面

本学期开展的国学课让我在经典诵读,和学生互动中提升个人的文化涵养,气质涵养,为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养成,文化基础做出贡献。

四、教师存在不足

上好国学课首先是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本身对国学课的认识不到位,对国学课的了解不到位,以及一些诗文的吟诵不规范。

五、工作改进措施

今后的国学课我要加强自我改进,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自我学习经典国学,相信随着我校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会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成长 ,为了学生的道德观念的成长,文化的基础作出贡献。

四(9)班杨倩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我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已经有一个学期了,一路走来,我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经典诗文的无穷魅力,共同感受诵读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个方便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不断得到积累,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存在不足

由于是第一个学期接受国学方面的教育,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国学的内容不能够深刻的理解,所以出现了一知半解的现象。老师的对国学的教学方面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学主要采用了诵读的形式,学生受思维的局限性,只是一味的诵读,虽然序言背诵的会背了,但具体的含义和意思却没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所以这个方面还应该加强。

三、教师成长方面

提高自身的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一方面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了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我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学习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国学经典里的知识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四、教师存在不足

由于是刚刚接触国学的教材,缺乏经验,。比如:上课时语言不精练,上下连贯有些罗嗦、反复;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

五、工作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利用时间进行研究。把国学内容吃透,领着学生继续前进。提高课堂效率,讲究科学方法。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10)班

薛艳敏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生存在不足 因为是刚刚接触这个方面的东西,学生对国学课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很好地去享受国学课堂。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无视和不尊重经典文化的行为。

三、教师成长方面

作为老师,重读经典,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对经典再次有了崇敬之情。

同时,也明白了如何上一节国学课,明白了经典文化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教师存在不足

初涉这门学科,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方法上还欠灵活,在深入浅出上还欠火候,唯愿在今后的教学上能够取长补短。

五、工作改进措施

1.要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把经典诵读工作做实、做细。实实在在的上足经典诵读课程,再也不会为了其他科目的教学而占用经典诵读课时。

2.可以在展示形式上再下功夫,如可以从一幅画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再从诗或成语中的一个字引出一首诗或一个成语等。在今后的展示中要有师生互动,教师参与展示。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背诵的量上可以分常量和变量,如每周按常量布置学生背诵必背的内容外,再给那些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课外收集到的古诗词等背诵,使他们能够多得一些。

4.注意保护学生的背诵兴趣,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诵读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生间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促进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

四(11)班 陈文洁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1.学生会吟诵,会歌诀体诵读。

2.能从学习国学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付出行动。

二、学生存在不足

对于歌诀体诵读,学生有时还是把握不准节奏,不知道什么是虚词,必须要提醒才能读准平仄声。

三、教师成长方面

刚开始接触国学,总是把握不准诵读的节奏,对国学课堂教学的“三环六步”也总是拿捏不准,经过一学期的国学教学,现在对于国学教学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也能从中感悟一些人生道理。

四、教师存在不足

1.由于教学时间不充足,对于国学教学的研究不是很深入。

2.教学中有时会过于心急,对于孩子们诵读时节奏不对,有时也对耐不下心指导。

五、工作改进措施

1.利用课余时间对国学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备课。 2.多听一些关于国学诵读的吟诵,自己也要多加练习。 3.上课时方法要新颖,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4.查找一些辅导孩子们诵读的资料,课堂上静下心辅导孩子们诵读。 5.自己也要多学习,多读一些国学经典,提高自身能力的修养。

四(12)班 刘梦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1.学生对国学课的学习在一步一步的重视,国学知识又有了新认识。 2.对国学的各种吟诵方法通过老师的传授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3.通过不同的视频资料使孩子们对古文产生了很大兴趣,使在对古文的学习的同时,又能学到其中所蕴藏的大道理。

二、学生存在不足

1.学生对于国学课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文章里面的字词义不容易理解,造成学习的时候比较困难。

2.对于内容的学习学生有时候学起来会一知半解,学生理解不透文章里蕴藏的道理。只能熟读,而达不到致用的效果。

三、教师成长方面

1.通过国学课的学习使自身的文学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只有老师掌握的知识深才能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使自己的国学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各种吟诵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教师存在不足

由于以前没有开展国学课,这方面的经验缺少,对学生的引领启发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五、工作改进措施

对于国学知识比较缺乏,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平时上课多搜集资料,多下载一些视频辅助教学,让国学课生动有趣,真正的让学生学到知。

四(13)班 李楠楠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这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国学课,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的情趣。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一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二、学生存在不足

由于国学经典多年代久远,特别是一些作品语言高古,艰涩难懂,造成一些学生对国学兴趣不足,甚至出现畏难情绪。

三、教师成长方面

经过这学期的国学课,我对国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四、教师存在不足

国学课是一个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者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看到。在学习提高中,良好的道德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要高度统一。

五、工作改进措施

1.在课堂中要多样化诵读形式,奖励机制要运用到位。

2.运用新型检测手法——情景演练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学生目标上可以分常量和变量。

四(14)班 陈杉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本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国学课,自从孩子们接触了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规范着他们的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近年来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冲击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走进校园,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学生存在不足

学生刚开始接触国学的时候有一种新鲜感,但是这种新鲜感一过之后就认为学国学是一种负担,得背诵还得默写。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厌学的情绪,国学教育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在吟诵方面,学生一开始接触比较难教学生觉得很好笑,颠覆了以前对课堂的理解,都怀着一颗玩的心去学习国学。

三、教师成长方面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经典国学的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同学也影响着教师,使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思考当下教育学生最缺失的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丛林中漫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四、教师存在不足

学校有专门的国学校本教材,但是由于对国学教材的不熟悉,在开设国学课的时候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并不是按照学校给的教材一课一课的进行教学的。这种随意性、零散性地实施国学教育的方式缺乏课程意识,也很难让学生形成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国学的整体认识以及国学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致使国学课堂存在很多的问题。

五、工作改进措施

1.重视国学教材的选择,选择适合本年级段的教材,适合学生认知与接受能力的经典诗词已经《论语》、《中庸》等。

2.在上每一节国学课之前都应该备好课。

四(15)班 徐静 2018年1月9日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生成长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诵读水平大面积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二、学生存在不足

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达不到熟读成诵。

三、教师成长方面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次次的教学中,一次次的学习中,对于国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教授国学的同时自身的道德情操也在不断提高,对待文学以及国学知识有了更大的兴趣与喜爱。

四、教师存在不足

自身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仍需提高。

五、工作改进措施

今后的国学教学中还需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国学课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爱上国学并达到学以致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16)班 龚绿平 2018年1月9日

国学馆工作总结篇4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我校开展“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伍”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丰厚孩子们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年级选择《笠翁对韵》作为教材,通篇用韵、琅琅上口、行文流畅、内容丰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一一道来。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今天我们读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

一、本学期国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朗读、熟读成诵的练习

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好平仄和诗的抑扬顿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读,把诗词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发出来。除了每周的一节国学课外,每天坚持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并开展竞赛,激发热情。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引导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新学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采取如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熟读成诵,增大积累量。

(二)注重钻研、活学活用教材

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用什么样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钻研国学内容,收集相关的知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将要讲的内容深入浅出的传授与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

(三)注重实用、指导规范行为

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规范学生言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既注重国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学生在国学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强化,引导、激发学生以此为目标,努力践行,使之向圣人、贤才看齐,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走路轻声慢不靠右行、刻苦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学生等等。

(四)注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开展了每年一度的国学诵读小标兵评选活动外,还开展了“国学书法比赛”,并结合各种节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教师节”“国庆节”“九九重阳节”向学生进行爱国、尊师、敬老的教育。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当教师来到校园,迎面过来的同学都会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敬礼、问好,课间打逗现象明显减少,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

我相信只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同时,为更好做好这项工作,今后工作也有一些设想。

二、今后工作设想

(一)认真实践,创新方法

与体育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将国学内容经改编成为体育游戏;也可以与音乐校本有机结合,既有特色,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在学中玩,玩中学。

(二)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力

通过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听教师经典教育课,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假期 丰富实践

利用寒暑假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知识的学习,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相关书籍,在全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国学学习笔记”——包括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感悟的道理,通过网络、书籍和广播电视等形式学习“会讲一个美德故事”,“学习一个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将在讲故事大赛中进行评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实践活动”——组织“扶残助困”小分队开展定点扶助,开展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身内涵和修养。

2017

年7月3日星期一 袁强

国学馆工作总结篇5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为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国学时刻围绕在我们耳边。每周开展一节“国学”课,让感兴趣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国学知识拓展。在国学的熏陶下,我们的学生更规范了,更懂礼识仪了。

中华传统经典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文化根本的生动载体,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而传统经典诵读更是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升人文修养,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和民族母语素质的必由之路。由于经典诵读,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品位,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诵读,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虽不一定贴切,却着实令人欣慰。如,当教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为教师总结。在学生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教学生诵读经典的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提高诵读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立足于学生的未来,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法,创设浓浓的教学氛围,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塑造学生道德心灵,开慧益智,还要继承和宏扬传统文化。

国学馆工作总结篇6

教学工作总结

李自民

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流传下来的人类四大古文明,以其博大精深、底蕴十足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影响力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东半球,世界发达国家也在吸取中国的传统智慧以求发展。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国学不是书斋里发霉的书本,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更不是竹简上难懂的文字,她更象是孟子说的混混原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我们要做的,是用心志去汲取这永不枯竭的甘泉。所以作为国学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于是我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

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时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好习惯,会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是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是我校长期坚持发展的方向,这必会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以“经典”为教材,以“活动”为纽带,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2014-6-16

?三字经》教学反思

李自民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相传是宋朝末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的,流传中后人又不断增补。《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传统蒙学教材中流传时间最长、最具代表的一种,它内容文笔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三字经》讲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做人的道理。根据《三字经》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借助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以《三字经》内容为依据丰富学生的词语。比如,在教学“稻梁黍,麦菽稷。此五谷,人所食”时在学生结合已有经验理解句子后,我给学生讲关于粮食的故事,学习四首有关珍惜粮食的古诗警句,让学生明白珍惜粮食的道理。讲授“香九龄,能温习--------融七岁,能让梨”这一内容时引入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学生自己查资料学习典故,学习兴趣浓厚,理解经文也容易多了。 校本课程国学经典的教育为学生开创了五彩的诵读天地,孩子们走进中华古典诗文,走进了与语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在教学《三字经》时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进行朗读训练,每节都采用多种方式去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学生在读中感受到诗句节奏美,韵律美。久而久之,融入了孩子的心灵深处。

事实证明,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一遍、一篇篇的古典诗文诵读中感受到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

远。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席---”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朗诵读经中感受的是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是我们传承国学文化的方向,这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弘扬。

2014-6-16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语言馆心得体会参考5篇

国学类书籍读后感7篇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体会7篇

以国学经典的演讲稿通用8篇

读国学启蒙的读后感5篇

6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6篇

6月学校安全生产工作总结6篇

幼儿园大班6月份工作总结6篇

6年级语文工作计划模板6篇

月评优工作总结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97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