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应该遵循信息的逻辑顺序,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跟随报告的内容,调查报告应当详细描述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参与者的情况,下面是大爱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篇1
调查主题
关于我的家乡——“新农村”建设
调查目的
第一,寒冷的寒假好不容易过了,转眼到了报到注册的日子,且说报到注册不是什么难事,可定要人手奉上一份寒假调查报告。没怎么调查,就按所思报告一下,好解报到之围。
第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光要在学校好好学习,在学校外面的日子更要了解社会、关注当前各种情势,作为连在学校都不能好好学习的本人,只得更用功去亲近社会(不论大小),以便不被社会遗弃。
第三,新农村好啊,大家吃饱了、喝足了、玩乐了、长胖了……值得称颂!
家乡社会现状
第一映像:当然是指这次回去的第一映像。归心似箭(虽然不知道归哪)的`我,在车上看到家乡的大致显然失望了——农村始终是农村!
调查总结
首先,政策好了,社会进步了,终于有空来关注农村了,我们农村人也就有干劲了。
其次,经济发展了,中青小一代的思想也慢慢跟上脚步了,老人虽然离这进度还差一段。
第三,脑筋活、能干的人在“新农村”政策下的农村也容易发财了,肯干的人也慢慢向富裕迈进了,农村的贫富差距也渐渐朝大脚步迈开了。真希望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概念会慢慢消失,即使不能,农村人也要成长为富有的农村人。
xx工程职院
***班***谭
20xx年3月1日
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篇2
调查背景:
据xx市夏季社会农村调查了解,虽然国家已经免除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然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负担不起食宿而辍学在家工作,每个月只有40元钱可以帮助一个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
今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团队14年来的教学和帮助学生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了解了我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实际用途: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和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在大学里实践所学,丰富暑假生活。
练习内容:
暑假在xxxx县xx乡xx小学教书,在周边贫困村开展助学活动。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忙碌、充实、辛苦、快乐的暑假。我之所以努力,是因为我在工作中不断从内心学习、理解、提高新的东西;幸福是因为克服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像一片碧玉,像一池清泉,像一片绿荫。
考虑到他们的心智发展,我选择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利用多种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毕竟,心理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
第二课时:讲故事让孩子总结道理,讲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小时:教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孩子感恩社会,感恩集体,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兄弟姐妹。
第五和第六个小时:教授歌曲《年轻的`强者》,激励孩子们寻找梦想,玩一个关于理想美丽的岛屿帮助孩子确定梦想并给予鼓励。
第七和第八小时:谈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如何高效地学习。
由于孩子们的合作,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孩子渴望学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聪明活泼可爱是形容他们的绝佳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所以返校后要加强学习。
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篇3
1、“回归农村之路”的历史实践。
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梁潄溟和陶行知等人发起近代史上的“乡村教育运
动”,力图改变农村的边缘化境遇。
晏阳初提出要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期望能使中国农民成为富有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能够创建新中国的“新民”。
梁漱溟借助中国乡村治理的传统资源,在农村创办村学、乡学和乡农学校,试图以乡村学校为载体,综合性地解决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和自卫等问题。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并立下“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计划,发誓要从根本上改造“把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不会生产劳动,只想往城里跑的农村教育。为此,他提出“教育与农业携手”、“为农民服务”等原则,作为改造乡村教育的纲领。
“乡村教育运动”虽然没有改变农村教育边缘化的境遇,但其意义是深远的,提出的以农为本的农村教育理念,对当今的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2、当今“回归农村之路”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要解决农村问题,必须重新重视发展农业,推出“新重农主义”,通过努力,使农业收入从总体上有可观的增长前景。而农村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所以农村教育应该培养出更多能够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
部分教育学家和学者提出,农村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当地的自然、文化环境,联系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背景,为他们提供在当地就业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使农村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后能改变自身生存状态和当地面貌。因此,应该积极推行以教授“本土化知识”为职志的素质教育,改革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让教材适合农村是重要的,让教育适合农村,培养农村孩子具备适应外部和本土两种环境的知识与能力。
3、“走向城市之路”的观点。
与“回归农村之路”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试图维系“田园风光”的浪漫幻想,任何“反城市化”的主张,都会被现代化的大潮席卷而去。一些学者认为,农村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加速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通过职业意义上“消灭农民,将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逐渐融入社会产业分工、并逐渐提升其劳动技能的过程,它是社会现代化无法避免、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预期,当城市化率达到75—80%的时候,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和城乡差距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
在这一思路下,农村教育问题就会在“消灭农民”后,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自然而然地“拆解”掉。从统计调查来看,我国现在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所以,学校要担负起社会“上升阶梯“的职能,把更多的农民子弟送到城市去;传授的知识,是能使未来的民工更好地适应城市打工生活的要求。农村教育要配合经济体制的转轨,积极跟进与创新,使农村学生─未来的农民工,有效地完成的城市化过程,完成其从职业、身份、文化心理向城市社会的转化过程,防止一种脱离主流社会的边缘化群体蔓延扩大,从而防止出现贫民社会,实现公平、和谐的社会格局。
4、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校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
5、结束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校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篇4
调查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抓住“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大方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滦南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东马营乡丰元庄村
调查目地:
1. 丰富大学生生活,开拓眼界
2. 增强广大学生动手能力
3. 提高广大青年思想素质
4.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5.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认识
一、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
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精心组织,统一部署,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出新意、出精品的指导思想,采取外地学、当地看、比着干的办法,组织全镇村干部分别到、等地,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实地看、问、学,提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感性认识。同时,组织全镇干部系统地学习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增强镇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分类制定各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市、县确定的重点、试点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照新农村建设“20个字”(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层制定建设规划,力求全面推进。对镇定试点,则依据优势,侧重于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对一般村则广泛畅导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分类突破、营造优势、逐层推进。全镇所有村已根据自身实际,全部制定出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咬定目标,精心组织实施 。从外地发展的经验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通过长期抓、长期积累形成的,最根本的一点是咬定目标不放松,我镇无疑也必须走这条路。我们立足从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入手,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农村农民生活富裕,立足通过用先进文化、致富技术、打造文明乡风,立足通过集镇建设、自来水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能源沼气建设、生态家园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立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管理。
3、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有效的办法是办点示范,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村已具新农村雏形,只要注意完善、加强,就可具规模,既具代表性,又具示范性,对条件基础稍差的村则注重从解决基础设施入手,尽快改善条件,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相反的村则注重从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发展,形成各具优势,各具规模的新农村格局。
4、充分体现民意,让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是人民群众的新农村,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缺、最盼、最急的事情他们自己最清楚,建什么样的新农村,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我镇在
领导、主导新农村建设时,最重要的是充分听取、采纳他们的建议、意见,体现民意,让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来。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急在上头,冷在下头”的尴尬局面,才能调动全体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心,才能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镇的展开,我镇的建设已取得很大成果,现在仅以我村为例说一下:我村原为省级贫困村,村里种地的水费都没有,人们的庄稼长势不好,没有好收成。现在我村得到了重视,省里拨下款来,人们的心气也高了,积极配合干部工作,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原来我村的`路是土路,一下大雨便泥泞不堪,走不了路。现在村里修上了水泥路,无论下多么大的雨都可以畅通无阻;村里也安上了锻炼器械,一些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村里的孩子也都接受了教育,有了学习的机会;村里还新建了医疗站,还有合作医疗保障,村民的健康得到了保证;人们收成好,生活好,心情自然就好了,业余时间还组建秧歌队,丰富文化生活;……
五、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青年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我们想要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知社会,认清自我,调整和完善自我,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我,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准备。这是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 ,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为以后建设祖国奠定了基础 。
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
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篇5
俗话说的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是花朵…”。所以,城里的大人们千方百计地为“希望们”能茁壮成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小学生负担太重,该给他们的书包“减减肥”;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宽,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孩子娇生惯养,生活能力差,要让他们多接受“磨难教育”。
我国有80%的居民生在农村,那里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命根子,那么,那里的小学生也有很多压沉书包的参考书吗?他们的全面素质如何?样样农活都能干,他们还需要“磨难教育”吗?
走向田野,看看那些“花朵们”在干什么,听听那里的同龄人说些什么,再拿我们自己与他们作个比较,或许能引起我们大家的一些思考……
我的家乡河北省 廊坊市 安次区
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有所欠缺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农村的经济也在迅速的腾飞,但是在农村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并不象城市一样。在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很完备,尤其是在体音美和计算机教育设施上,教育设施不完备,甚至根本没有教学设施。调查情况见下表: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结果百分比
对学校的基础设施满意吗?
满意40.5%
较满意45.5%
不满意14%
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否够用?
够用48%
基本够用50%
不够用2%
学校是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有30%
没有70%
体音美教学设备是否够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无7%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归纳分析以下几点原因。
1.当地经济的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但是,农村由于历史的因素和地理交通环境的因素,也导致农村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会慢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当地政府的收入始终处于平均水平状态以下,所以政府的收入就会有限。在有限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在对教育的分配和投资上显然低于城市,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决定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资。
2.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倾向于城市
市政府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了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因此,必须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教育投入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3.小学学校的收入来源少
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改革后,“一费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的乱收费情况,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但是学校的收入也相对减少。在学校有限的收入中,用于大额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减少,或者是根本不会用于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学校发展的滞后,从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
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师资在力量薄弱,有的教师甚至一人带几门课,教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调查情况如下表: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结果百分比
你的认课教师是否大学毕业?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欢老师的课吗?
很喜欢49.5%
一般48.5%
不喜欢1%
你的老师负责任吗?
负责任45.5%
一般38%
不负责任16.5%
你们老师是一个人带多门课吗?
基本上是15%
个别70%
一人一门课25%
1.工资待遇不高,难留人才
在实践过程中,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不高,而且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合同编制的教师在农村中是有限的,仍然大量存在着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对教师待遇的不公平,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落脚或者人才外流。
2.环境、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对一些知识层次相对比较高的人来说不是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师中,大部分人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在外地上过学,在以前的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地理位置、交通、卫生等社会环境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和标准。在他们的思想中在农村的工作可能是人生的一个过度和跳板,不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落脚点。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转业。
3.发展前景不好,向城市的趋向性
很多人毕业后边愿意到农村工作,不仅因为农村的各方面环境的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问题。农村的社会活动和空间比较狭隘,相对城市来说发展空间狭隘发展前景渺茫。而在城市,在教师这个行业不仅工资和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而且前景比较好,并且有更多的择业空间和机会。所以,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愿意选择城市,造成农村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薄弱。
综上所述,农村的环境和教师的待遇不好,是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给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经济和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家庭教育薄弱
1.父母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
在农村中,父母是大学毕业的很少,大部分的家长是中学毕业,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很多学生表示,家长不能够帮助辅导功课。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家长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
2.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孩子无人教育
近年来农村打工族数量日益增加,农村家庭中很多是母亲成了留守家长,一个人操持家务已经不易,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更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留给老人,双双出去打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现在农民工和留守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有待国家对政策进行调整,让孩子能呆在父母的身旁,能手有完整的家庭,受到完整的家庭教育。
3.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欠缺
农村家长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很多家长称孩子上学后至今没有接待过一次老师家访,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再加上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与孩子平等交流与沟通认识不足,教育和管教方式大多以训斥、打骂为主,走如家庭教育的误区。
4.家长和学生缺乏沟通
调查还发现,与父母缺乏沟通直接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心理,他们在学校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闷、不善与人交往。而农村中小学还很少有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不仅是生活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学校。坚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教育的发展。
四.小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
1.学校升学的压力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大
不少老师和家长感慨,升学的压力已经由过去的高考前移到小学生头上。在农村小学中也存在升学的压力,一些小学为了提高考入重点中学的人数,为了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刻意为学生补课、增加家庭作业的量,造成小学生,上课时间长,作业量大。一调查表明,现在的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容易造成学生一些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时有焦虑自卑心理;交往不主动,与同伴关系淡漠,这些心理问题在小学生中也悄然存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严重,说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是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2.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压力
农村的家长也开始像城市的家长一样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给孩子辅导功课,有一的家长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参加课外的学习班,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外时间,周六周日也不能休息。据报道现在有的地方的小学生出现了“童年恐慌症”,家庭方面的压力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应该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孩子的教育,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学习,以对孩子免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调查结果,农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使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早日得到改善。
大学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篇6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初步得出了这些老大难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舍规划不合理。
2. 社会保障覆盖力度低,医保问题严重。
3.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文化娱乐设施与人员匮乏。
4. 弃农转工转商过于迅猛,农地荒芜,农业产量下降。
5. 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受教育程度低。
6. 相关农业科技人才缺口大,干部群众关系冷淡。
针对问题我的一些解决方法和相关想法:
1. 合理规划村舍建设,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加强公共卫生设施与精神文化设施建设,使乡村环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加强普及科学,遏制迷信,彻底扭转村风村俗。
2. 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建设,不仅要耕者有其田,还要耕者有其医,使广大农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个全面的详细的保障。
3. 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多从农民实际出发,多办夜校和业余性质的培训班,针对不同人群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
4. 强制的法制化的推广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宣传与教育,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多生劣生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更加重了社会负担。庞大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
5. 要建立新的农村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从制度这个根本入手,加大财政投入,结合农村科技人才实实在在的利益。
6. 至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仍然是一个初步的大纲型的想法,还仍然有待以后的继续完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